下载TXT电子书,就来曹操读书

微信
手机版
TXT电子书

黄治金:美国的筹码、工具和砝码

作者 :梦城紫 2021-04-13 20:05:04 审稿人 : admin

  近来在和国际同事聊到美国试图对我国的围堵联盟,无意间想到一个角度,和大家分享。从国际视角出发,这一联盟当中有三个重要地缘政治元素,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其中,中国南部的台湾是筹码,日本是工具,韩国是砝码。相关文章已在HK01.com发表。

  筹码是可交换的,随时都有被抛弃和交易的可能。

  工具是可利用的,为了实现自我价值甘于被利用。

  砝码是可衡量的,份量大小对矛盾双方都重要。

  台湾就是美国的筹码。美国不支持(官方用词是doesn't support,而不是oppose)台独,但也未明确支持统一,甚至对一中政策模糊其词。但在中美大国博弈当中,台湾不会有任何话语权,任何利益划分最终还是中美说了算,而中国占据绝对主动。奥巴马主政时期,美国国内就出现过放弃台湾的声音,只不过特朗普上台后,再到拜登执政,出于战略需要,又假装庇护台湾,将其作为制衡中国的筹码。

  日本就是美国的工具。从目前来看,日本在中美之间还是选择美国。虽然日本最大的敌人是美国(广岛核轰炸),但为了寻求出位,尤其是自卫队的军事化,包括外交的独立化,日本不得不继续依附于美国,且甘愿充当美国的先锋。无论在东海、南海还是台海,日本都在加大同美国的立场协调。当然,美国也在利用日本,将其视为东北亚盟邦体系的重要基石(cornerstone)。

  韩国则是砝码,中美博弈天平上的砝码。如果中美继续升级对抗,韩国就如一个砝码一样,关系到中美在东北亚地缘政治博弈天平的平衡。它不是台湾那样被美国利用的筹码,也不是日本那样甘愿被美国利用的工具,而是能在中美之间同时保持不同份量的砝码,对于中美双方而言都具有一定的不可或缺性。所以,韩国是美国东北亚同盟体系的一个新的“变量”。

  筹码、工具和砝码当中,还是砝码更值得一谈。

  韩国虽在政治体制上归类于西方国家,但从文化、经贸和地缘政治利益考虑,韩国并不属于西方阵营,利益诉求更多倚重亚洲或中国。中国目前是韩国的最大贸易伙伴。韩国任何对外决策都要评估可能的经济和安全风险。

  但中国也不要指望韩国能完全脱离美国掌控。砝码的特性就是衡量孰轻孰重的问题,而非彻底倒向哪一边。韩国最好的选择就是找准位置,把握好中美间的天平平衡,比如在经贸领域,它的确会更加依赖中国巨大市场,但在军事安全领域,它暂时仍要倚重美国。这样才会实现自己利益的最大化。

  “砝码”韩国的“自主性”不断强化

  现在的文在寅政府看得很清楚,韩国要想避免卷入大国竞争,就必须寻求利益多元化,拓展更多发展空间。2017年以来,文在寅政府先后提出了对俄对朝的“新北方政策”以及对东盟和印度的“新南方政策”,启动和中国的自贸区谈判,并加入了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这些做法都体现了韩国在经贸领域多元化利益诉求,主要着眼亚洲,尤其是以中国为中心的市场圈。

  尤其是美国前总统特朗普的不可预测性和新总统拜登的对盟邦政策的强迫性和模糊性,都让文在寅体会到了转变的需要。所以,拜登上台前,文在寅就明确表态,平等对待中美。但和过去立场相比,这种向中间靠的立场也是一种转变,无异于一种开始向中国靠拢的姿态宣示。当然,这种靠拢并不等同于抛弃韩美同盟,只是韩国根据利益需求,更加重视中国市场,强化同中国的战略合作。

  另外,在半岛问题上,文在寅政府也体会到,在政治、安全和军事层面过度依赖美国难有突破。从历史角度看,韩美同盟并没有向积极的一面发展,反而成为韩国改善南北关系的最大障碍。韩国在金大中和卢武铉时期推行的对朝“阳光政策”之所以失败,就和美国对朝的单边主义和先发制人策略有关。文在寅恢复阳光政策,自然要调整对美韩军事同盟的认识。

  拜登政府将中国和朝鲜视为战略威胁或挑战,但在韩国看来,半岛事务或“南北关系”才是优先事务,而在这一方面,中国是重要的合作伙伴,起到疏通促谈的关键作用。

  所以,面对中美博弈的全面升级,韩国也在寻求更多自主性的发展,这使得韩国在中美之间的价值定位发生变化。

  出于自己利益考虑,韩国也更注重同中国的立场协调和务实合作。比如,针对美国施压专注的华为问题和香港及新疆议题,韩国也从不介入。在新冠肺炎疫情年,韩国也大力支持中国的疫情防控。而且,韩国政府汲取了萨德事件教训,向中方承诺不发展韩美日三方军事同盟。对于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对话”(Quad),韩国也没有兴趣加入。

  如果韩国倒向一方

  拜登政府为了打造应对中国挑战的民主联盟,紧锣密鼓地开展外交活动,修复和强化同东北亚和欧洲盟邦的关系。但是,经历了特朗普时期“美国第一”外交政策的动荡和破坏之后,一些盟友和伙伴对自身利益定位和对美国意图的理解有了更为清晰的认知。

  面临拜登上台后不断加剧的中美竞争,韩国被迫选边站的压力不断增加。但是,和日本不一样,韩国文在寅政府并未选边站,拒绝加入美日“抗华联盟”。这是因为韩国地缘位置特殊,面临的形势更为复杂。一方面,它需要保持韩美同盟,另一方面也好维护好同中国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韩国无论做何抉择,都会影响中美在东北亚的地缘政治博弈天平倾向。

  如果韩国选择倒向美国,整个东北亚格局就会回到二战后冷战时的状态,意味着韩国又把自己的生存利益和未来发展片面捆绑在美国身上,并在民主价值观和国际准则等层面和美国站在一起。这会在一定程度上让中国在和美国的地缘政治博弈中处于被动地位。

  如果韩国倒向中国,则美国在东北亚的同盟体系就有可能瓦解,其整个印太纵横制华的网络也会出现缺口。虽然这是中国通过周边双边外交寻求冲破美国围堵的最积极结果,但韩国这种可能的转向并非中国强迫所致,而是韩国根据自身利益需要和半岛形势发展主动做出的战略抉择。中韩在半岛事务中的话语权也会加大。

  相比美国,中国对中韩关系的把控更有节奏,但并不像美国那样是以军事结盟或联合施压为目的,而是注重平等互惠,重视韩国的在半岛事务中的特殊地位和角色,并会照顾韩国的利益诉求及整个半岛局势发展的现实需求。而拜登政府外交校准并未偏离特朗普的“美国第一”,仍以维护美国的价值观和经济利益为主。

  最重要的是,中国可以通过和韩国这一西方眼中的民主国家和经济体全方位强化关系,缓解外界对中国持续崛起的忧虑。所以,对于中国冲破美国围堵而言,韩国是非常重要的战略突破口。谁能争取到韩国,谁就能在地区政治博弈中占得优势。

◐◐◐◐●☛█▼▲东方金报网███████http://Www.caAO.net▼▲▼▲▼▲▼▲▼●●●●●●●▼▲▼▲▼▲

在线下载列表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