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TXT电子书,就来曹操读书

微信
手机版
TXT电子书

西西弗:如何讲好“中国故事”

作者 :无力欢颜 2021-06-06 12:40:15 审稿人 : admin

  要讲好中国故事,就得让受众听进去,要能影响受众。而不是讲完了不看效果。

  在你决定讲什么观点时,要站在中国的立场。但当你研究怎么阐述你的观点时,要站在受众,具体来说就是西方或美国人的角度去思考。

  1、

  前几天,我跑步的时候,在听一个美国的播客。这个播客的讨论是关于速度与激情9的演员,同时也是前职业摔跤冠军John Cena。他因为在公开场合,把台湾称为Country(国家)向中国道歉。这个道歉是用中文进行的,老实说中文还凑合。

  这个播客的主题是:中国政府运用自己的影响力和经济实力,来干涉美国的言论自由,来检查美国的名人(Celebrities)的言论。播客的主持人认为这是霸凌和胁迫,是用金钱和权力侵犯美国的言论自由。同时还举了H&M,万豪酒店等例子。

  关于播客本身内容,我就不多说了。美国媒体的双标我也写过很多文章批评。

  我听完这个播客,心情除了愤怒,还很悲哀,有点英国外交大臣格雷在一次大战之前的那种心情。

  中美两国人民之间,越来越难以相互理解。无论是媒体还是官方,双方都站在两个完全不同的逻辑和叙事体系中阐述各自的观点。

  在这个情况下,向西方讲好中国故事,几乎成了不可能的任务。

  2、

  2021年5月31日,习总书记在主持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

  总书记的讲话,强调了讲好中国故事,不仅仅是要讲,还要讲好。这个讲好中国故事,我的理解肯定也不仅仅是对第三世界国家讲,也包括对西方对美国的民众。

  什么叫讲好?就是受众要听进去,要能影响受众。而不是讲完了不看效果。

  兔主席写了一个讲好中国故事的系列。学术上我肯定远不如专业的兔主席,讲这个话题,深度广度肯定都不如。但我还是用我自己擅长的大白话,说说这个话题。

  用一句话来说如何讲好中国故事,就是:

  在你决定讲什么观点时,要站在中国的立场。但当你研究怎么阐述你

的观点时,要站在受众,具体来说就是西方人或美国人的角度去思考。

  如果我们要向美国人讲中国故事:

  站在中国的立场,美国目前的叙事体系无疑是伪善、双标、高傲。霸权主义的。我们阐述中国故事的核心观点是要反驳美国的叙事体系。

  如果我们想讲好,研究怎么讲。就必须换位思考,把自己当成美国人,站在美国人的立场上,试图去理解美国的叙事体系。

  美国人的观点是什么,世界观是什么,逻辑是什么,愿意听什么样的说法?

  3、

  今天的文章,估计会很多人骂。因为我要站在美国人的立场去讨论一些问题。

  我会试图讲述一下美国主流对中国社会的理解和为什么美国人会这么“双标”。

  对John Cena道歉这个事件,包括以前的几次类似事件,美国的压倒性观点是:

  “这些人没错。站在美国人的逻辑和叙事体系,这些人的言论,是言论自由的一部分,没什么大不了的。

  这些公司和人道歉,一定是因为中国的压力,是在金钱面前低头,是中国政府的霸凌和胁迫。

  对中国人民因为这些言论的愤怒和抵制。一定是中国政府煽动和强迫民众去抵制,不会是民众的自发行为。”

  比如新疆棉花事件。基本上主流美国媒体和美国人都认为封杀新疆棉花是正义的,而中国人因此对H&M和Nike的抵制,是政府背后推动的民粹和霸凌行为。

  美国封杀华为,封杀孔子学院都是正当的维护国家安全。中国报复美国,就是霸凌行为。

  我们觉得美国是“双标”,美国人却不这么觉得。

  2019年在德国经济部长在华为事件中,把中国和美国做对比时,美国驻德国大使,发表声明称,中国和美国在道德上无法相提并论 ("There is no moral equivalency betwee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and anyone suggesting it ignores history," )。美国的真实发生的窃听是正当的,中国莫须有的窃听是邪恶的。

  我们认为这是无耻的双标。但大多数美国人却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4、

  美国人百年霸权累积下来的优越感,是很难在短期内打破的。

  美国人无法理解中国。他们不理解,中国在台湾问题上为何如此敏感。他们不理解为什么有些美国人说台湾是一个国家时(我相信其实大部分情况也就是无意为之)会引起中国民众如此大的愤怒。

  因为这些不理解,他们会认为这些愤怒都是中国政府的煽动,是对美国言论自由的侵犯。

  美国和中国的世界观的差异,是有历史原因的。

  美国人不了解1840年以来中国百年屈辱历史,不了解因为丧权辱国的痛苦经验,中国政府和民众,对领土完整和国家主权的重视。台湾1894年之后就从中国被强行夺走,二战后才夺回。夺回短短数年后,因为历史原因,脱离中央政府统治。而中国当年无法统一台湾,正是因为朝鲜战争美国武装力量的干涉。

  在中国人心目中,民族、国家、领土是紧密连接不可分的。

  相反,美国自建国以来一直是赢家,一直扩张领土。从十三个殖民地的80万平方公里面积,到今天的900多万,翻了十倍。中美两国这方面的心态完全不同。

  台

湾问题是中国人心中流血的伤口。这点,美国人无法理解,也不想去理解。

  如果我要向美国人讲这个问题,我会怎么考虑呢?

  中国对国家分裂极其敏感。美国也有极其敏感的问题呀。美国人心中也有流血的伤口。

  种族问题就是其中一个。

  我会问美国人,如果美国白人政治家,或者企业高管,在公开场合使用Negro这个词指代黑人,他是否需要道歉?

  Negro这个词本来就只是西班牙语的黑,来源是拉丁语Niger。1960年前,广泛用于称呼黑人,没什么大不了的呀?为什么美国人

会如此敏感呢?也是历史原因。

  对中国人来说,美国公司或名人,说台湾是一个国家,就如同美国白人高管名人说Negro一样敏感。

  如果一个美国的白人名人,开口说了Negro, 他在美国能不受到抵制,能不道歉?黑人自己说说无所谓,白人名人公开说,一定是轩然大波。

  为什么这个词在美国如此敏感,不就是黑人被歧视被伤害的历史所导致的?中国人对台湾问题如此敏感,也是台湾被强行夺走分裂殖民的历史导致的呀?

  美国人觉得说说台湾没什么大不了的。我们中国人也觉得,美国在种族问题上,搞政治正确,连在说一句博物馆内禁止吃西瓜都成了种族主义禁忌,多少也有点小题大作呀。

  如果一位白人共和党名人,说了Negro,引发抗议和抵制。就一定是民主党进步派的阴谋?我相信确实民主党进步派不会反对抗议抵制,甚至推波助澜鼓励鼓励。但这种抗议和抵制还是民众自发的愤怒导致的。为什么美国人就认为中国民众在台湾问题上不会自发的愤怒?

  去年疫情期间,华尔街日报有一篇题目为中国是真正的亚洲病夫(Sick Man of Asia)的文章。当时我和我海外的朋友聊这个话题,也解释了为什么中国人会这么愤怒。虽然Sick Man这个词西方形容过土耳其,也形容过西方国家自己,但是这个词在中国近代史上已经有了独特的历史含义。用这个词形容中国,就和用Negro形容美国黑人一样有侮辱性。如果文章作者当时不知道这个历史含义,在抗议出现时,总应该知道了。

  我不是美国人,也只是国外读了MBA。上面也只是我自己的想法。但我相信有很多比我更了解美国和西方的人,他们应该能更准确的理解西方。

  在全球讲好中国故事,是要给西方人,给世界其他国家的人讲。

  5、

  中国人其实也很难理解美国人。

  在几年前,对中美关系普遍的看法是,中美关系好也好不到哪儿去,坏也坏不到哪儿去。

  为什么会有这种看法?

  因为金融危机后十年间,中美是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是名副其实的双赢。中国经济固然高速发展,美国在发达国家中也是一枝独秀。美国搞出了次贷危机,结果欧盟和日本倒了大霉。

  站在中国的角度,美国是中美贸易和全球化的数一数二的受益者,为啥会放着钱不赚?敲打敲打中国很正常,但不会犯傻要搞成两败俱伤吧。中美两国一起,开开心心赚全世界的钱不挺好。

  现在看起来,肯定不是这样。一方面当然是美国认为自己的全球霸权受到了中国的挑战。

  但另一方面,中国的很多人,都忽视了美国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美国民众心中那种使命感和传教士情节。我之前写过一篇《双面美利坚》就是讲这个话题。中国已经对美国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提出了挑战。

  另外还有一点,就是宗教的影响。基督教有个忏悔的传统。大致就是不管我历史上犯了多少罪过,我认错了,我忏悔了,这些罪过和我就没有关系了。我也不需要为这个承担什么责任,有什么负罪感。

  所以,我们拿西方的历史问题说事,他们就说,我们承认呀,我们忏悔了。那些问题和今天的我们有什么关系?西方人压根儿就不太在乎那些历史问题。

  对于美国和欧洲的关系,我们也过低估计了两次世界大战和冷战中,美国三次保护拯救西欧,给大西洋两岸带来的那种超越经济利益之上的关系。在摊牌时,欧洲、日本、韩国都100%站在美国一方,这是毋庸置疑的,不要抱有幻想。但在没有摊牌时,这些国家都还是有各自的算盘。

  6、

  在今天的国际舆论场上,讲好中国故事,是非常艰难的,几乎不可能的任务。

  但是要坚持,要天天讲,月月讲,年年讲。

  今天的国内舆论场上,基本上国内舆论斗争我们算是优势明显了。但海外舆论场,还基本上是完全的被动挨打。

  舆论战比经济战更难,更需要有持久战的精神,现在肯定是战略防御阶段,离相持阶段都还早。

  在这个情况下,讲好中国故事,一定要想清楚怎么讲。要以中国的立场来形成观点,要站在受众的立场去制定沟通策略。

  我们要自信。即使在西方的话语体系框架下,也能阐述好中国故事。这一点是可能做到的。

  不仅仅是舆论战,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其实也一样。

  如果你想影响他人,说服他人,就必须站在对方的立场考虑,了解他的想法,了解他的需求,了解他的逻辑,站在他的立场去想如何沟通才是最有效的。

  站在自己的立场形成观点,站在受众的立场去沟通观点。

  换位思考,站在受众的立场,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我自己大多数情况也做不到。

  但如果只是单方面站在自己的立场去沟通复杂而敏感的问题,要么自己足够强大。甲方确实不需要考虑乙方的立场和想法。要么,最终的结果往往不是沟通,而是骂街吵架了。

  后续看看这篇文章的命运。这个话题还有一些其他想法,比如,怎么有效的做正面宣传;比如,如何在西方的话语体系下阐述中国的制度;比如,沟通中的Defensive Behavior,如果能展开讲,后面再继续聊吧。

◐◐◐◐●☛█▼▲东方金报网███████东方金报网HTtp://wWW.caao.net▼▲▼▲▼▲▼▲▼●●●●●●●▼▲▼▲▼▲
在线下载列表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