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TXT电子书,就来曹操读书

微信
手机版
TXT电子书

屡败屡战,他们为什么如此痴迷“中国崩溃论”?

作者 :灯火未阑人散 2021-10-26 13:56:46 审稿人 : admin

原创:天涯补刀
来源微信公众号:天涯时事
已获转载授权

2001年7月,美籍华裔律师章家敦出版了《中国即将崩溃》一书,他在书中提出了一个耸人听闻的观点——“中国四大国有银行的坏账已经高到不能维持的地步”,他断言,“中国现行的政治和经济制度最多只能维持五年”。

如今,20年过后,中国不仅没有崩溃,反而成为全球第一大制造业大国、第一大贸易国、第二大经济体。

甚至,中国成了一些美国人眼中会挑战美国霸权地位的头号“心头大患”。

正常情况下,一个做出如此严重误判的“专家”,早就信誉扫地、无人问津了。

但恰恰相反,章家敦反而“一战成名”,成了美国那些企图唱衰中国、看低中国的媒体的座上宾,不仅极右翼的“福克斯新闻台”经常邀请章家敦谈论中国问题,即便是专注于财经报道的CNBC电视台,也会时不时邀请章家敦。

让一个炮制耸人听闻“大消息”的人,在信誉扫地之后,依然能够成为某些媒体的座上宾,从这里,你就知道,在有关中国的讨论和判断上,“美国的认知病得有多重”。

20年后,在美国,“中国崩溃论”不仅没有消亡,反而大有卷土重来之势。

10月15日,美国媒体Quartz发表文章,“中国经济会崩溃吗?”

10月24日,美国媒体《商业内幕》发表文章,“中国经济可能崩溃,并将美国和全世界拖下水。”

10月25日,美国《纽约时报》发表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克鲁格曼的文章,“中国陷入大麻烦了吗?”

……

只要你愿意看,美国媒体“唱衰”中国经济的报道数不胜数。

在这里,固然有资本主义国家媒体哗众取宠、炮制耸人听闻标题的因素,但“中国崩溃论”屡败屡战、阴魂不散,背后反映了美国对中国认知深层次的问题。

对于一个普通中国民众,看到这些“垃圾”新闻标题可能会纷纷不平:

“崩溃?”

“要崩溃也会是你们美国经济先崩溃。”

“美国疫情仍在肆虐,成为‘世界病夫’;通货膨胀居高不下,物价飞涨;港口、物流拥堵严重,部分超市货架缺货;美联储开闸上水,正在制造有史以来最大的投机泡沫;美国债务堆积如山,国家破产风险挥之不去……”

有时候,我们真的把美国想得太好了。

为什么一些美国媒体、记者对“中国经济崩溃论”痴心不改?

这里面有三大原因:

首先,从本质上来说,“所有的经济消息都是坏消息”,关键取决于你看待问题的角度。比如,股市涨了,你可能会担心有泡沫,股市跌了,你可能又会担心影响金融稳定、消费和融资;如果经济增速太慢了,你可能担心影响就业,但如果经济增速太快了,你可能又会担心经济过热,通胀上升。

其次,现代经济数据纷繁复杂,西方媒体报道中国经济走势时,经常挑选一些偏负面的数据大做文章,然后“一叶障目”,唱衰中国。但他们却往往有意忽略了影响中国经济最核心数据的走势,更忽略了中国跟美国和世界其他经济体相比,所拥有的积极因素。

最后,也是我最想说的一点,美国媒体和记者持续唱衰中国经济,背后有深刻、复杂的意识形态原因。

第一,这是美国和西方媒体持续对中国发动“舆论战”的一部分。他们唱衰、看低有关中国的一切事情,努力把中国定义为一个没有前途、充满危机和风险、形象消极的国家。

他们试图通过这样的定义,搞乱中国在全世界的国家形象,影响世界各国跟中国的合作,更重要的是,他们希望以此煽动中国民众自己的不自信、不安全感。

西方三大通讯社也好,《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华尔街日报》也好,虽然号称坚持“新闻自由”,但实际上他们都有自己明确的“报道倾向和立场”。以法新社为例,曾经有一个公开的秘密,在涉华报道中,它会突出报道所谓的“异议人士”。从表面上看,他们是在弘扬“高尚”的民主、人权法则,但实际上,他们就是在掩耳盗铃,唱衰中国、抹黑中国。

第二,美国媒体、记者、专家在宣扬“中国崩溃论”上屡败屡战,痴心不改,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他们在潜意识里拥有一种白人至上的种族主义优越感,拥有一种“自由、民主”战无不胜、无往而不利的制度优越感,拥有一种非西方世界不可能成功的顽固、迷信思维。

从根本上来说,他们还是不认同中国的政治制度、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

他们潜意识里面认为,中国不管取得多大的成功,都是一种“特例”,中国这种跟美国和西方截然不同的制度、道路和模式,早晚要崩溃,世界早晚要回到他们那种“自由民主+市场经济”的老路上去。

在事实面前,他们这种思维的荒谬性早就在全世界人民面前显露无疑了,只有他们自己还身在其中、浑不察觉。

这是一种极其荒谬、极其可笑而又极其可悲的局面。

他们甚至因为对中国制度、道路和模式的否认,让他们产生了一种痛苦的“认知失调”经历——明明中国选择了一条错误的道路,为什么中国还发展越来越好?

这个时候,只有说服自己,“中国早晚要崩溃”,他们才会获得一种认知上的和谐感、心理上的安全感。

这种因循守旧、抱残守缺、僵化保守的思想和认识,跟中国晚清时代何其相似。

那个时候,中国依然有有识之士,看到了“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背后是工业革命之后,西方在技术、制度、思想等方面拥有相对于非西方世界的“降维优势”,非西方世界被领先一步的西方打得溃不成军,传统的思想、认知和社会制度轰然倒塌,最后几乎都成了西方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

今天,世界面临新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这个大变局中,技术、制度和思想向全球传播,西方和非西方之间已经不存在“维度差距”。

在一个逐渐“变平”的世界里,非西方世界逐渐追赶了上来。

其中,最核心的追赶其实就是技术、思想和制度。

当美国和中国使用的机械、信息系统、电力系统、市场经济制度等,已经不存在代差的时候,美国就不再拥有对中国的“维度优势”。

在这个时候,哪个国家最能居安思危,哪个国家最能及时化解发展中出现的矛盾和风险,哪个国家最能保持社会稳定、科技进步、经济发展,哪个国家就拥有了真正的国家竞争优势。

而在这一切的背后,早已经不是什么“民主”与“不民主”的对立、“自由”与“不自由”的对立、“人权”与“没有人权”对立。我们早就应该抛弃这一套西方创造的话语体系,回归国家竞争的本质——治理体系的科学性和治理能力的有效性。

今天,很多中国人已经看清了美国制度的本来面目,从盲目崇美转变为采取一种更实事求是的态度。对于美国先进的东西,我们仍需要借鉴和学习,但对于美国明显不合理、存在严重漏洞的地方,我们要引以为戒。

最后,继续回到中国经济发展问题上,日前新华社播发了一篇长文,《新华社重磅文章:十问中国经济》,针对中国经济面临的风险和挑战、未来发展前景、如何看待监管及共同富裕等各个敏感问题,进行了回应和论述。真正关心中国经济发展前景的人,可以认真看一下这篇文章,这比一错再错、屡败屡战的西方媒体要强一百倍。

在当前情况下,中国经济面临的不确定性和挑战确实在上升,但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其超大规模的市场、完善的工业体系,让中国在疫情之下,核心竞争力不降反升。

最重要的是,我们相比美国,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没有那么多利益集团的牵绊、干扰,可以真正做到实事求是,直面问题、化解问题,这是中国经济未来持续发展的制度保障和制度优势。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在世界政治、经济处于大动荡的时候,中国稳中有进的经济发展势头,会进一步提高中国的综合国力,会进一步增强中国民众的制度自信。

在线下载列表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