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TXT电子书,就来曹操读书

微信
手机版
TXT电子书

明哥在路上:为国献策:这招,可否让躺平的中产青年,生下第三胎?

作者 :款项兄弟 2021-06-02 18:45:32 审稿人 : admin

  讨论三胎问题,我们首先要搞清楚一个核心问题:

  古今中外,真正有意愿、有能力生育3个及以上孩子的家庭,呈现出何种显著的特征?

  如果不搞清楚这个问题,就相当于大革命时期,搞不清楚谁是我们的朋友、谁是我们的敌人,最终南辕北辙。

  对人类而言,生育出来的孩子,以及培养的过程,面临着不小概率的基因突变、不可抗力风险。

  所有人都希望下一代基因突变的方向,是从原生阶层再往上跳升。

  然而,这本来就是小概率事件,更何况孩子从出生开始就面临着外部的不可抗力的成长风险。

  哪一类人群,最有欲望,通过数量的优势,来弥补(筛选)单个孩子的不确定性劣势呢?

  1

  我们首先想到的是:穷人。

  无论是我们国家从解放以后一直到千禧年的人口生育特征,还是当今的西方发达国家引入的黑人、墨西哥人、宗教国家的移民,都呈现出极其愿意生育的欲望。

  养育孩子,既对母亲的身体带来一定的伤害,同时大量占据父母的精力,那为何穷人家庭宁愿多生孩子,也不愿意优生优育呢?

  绝大多数人想象不到的是,多生,恰恰是穷人家庭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生育策略。

  你肯定会有疑问:本来就很穷了,结果还生那么多,夫妻怎么可能有时间、精力去积累财富,改变命运呢?

  如果你这么问,只能说明你的资产,决定了你离穷人阶层还非常遥远,根本不了解真正的穷人的想法,和面对的困境。

  无论是谁生在了家徒四壁、一贫如洗的赤贫家庭,只要已经到了结婚的年龄,那么,最切实际的想法,不是依靠能力、视野、资源已经固化的自己去逆天改命,而是将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

  更准确的说法是,不是依靠算命似地生下的一个孩子去赌,而是生下一批,遇上一个基因突变的孩子概率会大大增加,让他到社会上摸爬滚打、逆天改命。

  并且,对穷人家庭而言,养育一个孩子的成本实在太低,而受益却是巨大的诱惑。

  反正已经家徒四壁了,无非就是7岁之前家里添双筷子,不需要考虑孩子的营养、教育、成家立业的成本。

  只要将孩子养到7岁了,不但不再需要父母的照顾,家中反而多出了一个近乎免费的劳动力,养牛、喂猪、砍柴。吃得少、赚得多。

  更难得的是,哪怕不能贡献一个劳动力,7岁的孩子,就已经可以照看3岁、5岁的弟弟妹妹了,将父母给解放出来。

  就算这个孩子没有展现出智商、情商上的天分,把孩子扔到校园里、社会上后,没能折腾出息,大不了重复父母一辈穷的命运。

  所以,对国内极其贫困的农村地区而言,对某些中东国家而言,谁不多生,谁就是傻。

  但是,如果多生几个孩子,总有一定的概率,会发生基因突变,要么学习成绩特别好,要么在社会上特别能折腾。

  在极端情况下,即使10个孩子里面,有1个杀出重围了,对穷人家庭而言,都有着逆天改命的可能。

  如果发现了某个孩子有爆发的天赋,不管是父母,还是其他资质平庸的兄弟姐妹,都倾其所有地,让他脱产学习,进入当地最好的中学,同时提供学费、生活费,鼓励他上大学,进入社会的大熔炉。

  将来脱离了赤贫阶层后,进入中产阶层,再回过头来反哺父母、兄弟姐妹。

  别以为原生家庭,会拖累他很多;因为对于赤贫阶层而言,一点雨露,就足够比原来的生活状况,改善很多了。

  所以,别以为穷人没有财产,在选择最有利的生育策略上,就没有脑子。

  2

  另一类倾向于多生的人群,也极其地显眼:富人。

  无论是封建社会的豪门望族,还是当今时代的中国名人、西方富豪们,无一例外地希望多生孩子。

  著名大导演、国师张艺谋,早就在2006年就生下来第三个孩子,并且3个孩子都是非婚生育,直到2011年才在江苏省无锡市,办理了结婚登记。

  2013年,计划外生育第三个孩子的真相,才被同行导演、记者们挖掘出来,他不得不支付748万元的社会抚养费。

  2020年5月26日,港澳知名企业家、赌王何鸿燊,逝世,享年98岁。他一生先后娶了4房太太,她们共为何鸿燊生育了17名子女,其中6名儿子和11名女儿。

  多生孩子,不仅是东方社会的富豪、权贵们的统一选择,在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同样是最优的生殖策略。

  美国上一任的总统:特朗普,先后3次婚姻,共生育了5个子女,其中就包括了用美貌和气质,征服全球男人的女人:伊万卡。

  要知道的是,哪怕他第二次离婚,再结第3次婚时候,也预测不到自己有可能会入主白宫,当上了美国总统,但是一点都不妨碍他,仅仅掌控着地产商集团:特朗普集团,身家才几十亿美元,就决定生育5个子女。

  很多人可能想,有钱人财务自由,养孩子就是用来玩,也未尝不可,没什么稀奇的。

  这么想,就太低估有钱人的生殖初衷了。

  如果仅仅是为了物质利益,或者兴趣,这世界上可玩、享受的刺激东西,多了去了,他们可没必要通过养育孩子来寻开心,毕竟养孩子也是需要耗费巨大精力的工程。

  家中有万贯家财继承,如何选出一个合格的接班人来,才是富人,在中晚年时期考虑的头等大事。

  别说1个孩子,哪怕是100个孩子,养育成人所需要的花费,对富人来说,都是九牛一毛。

  然而,只有1个孩子,甚至是2个孩子,都无法保证他的智商在平均水准之上,更加不要说家庭、校园、商场教育,能否保证他的情商、竞争力,能达到上一辈的一半水平。

  这并不是说,富人只要有钱,无论是生一个孩子,还是两个孩子,拼命在他/她成长的过程中,在智商、情商、阅历等多方面悉心培养,就能把「吞金兽」,培养成为合格的接班人的。

  以清朝为例,嘉庆皇帝养育了5子9女,道光皇帝生育了9子10女,咸丰皇帝生育了2子1女,同治皇帝膝下无子,光绪皇帝膝下无子,溥仪皇帝膝下无子。

  从嘉庆开始计算,有着全中国,乃至全世界最好的物质条件的皇宫家庭,可曾养育出了几个身体健康、心理无疾病的成年男子?

  对有钱人来说,他们可不敢冒险。

  更何况,无论有钱没钱,任何人到了晚年,都要面临子女是否孝顺的终极大考。

  如果没有子女,或者仅存的几个子女不孝顺、不存在孝顺的动机,那么有钱人的晚年生活,和穷人的晚年生活,有何两样呢?

  一旦有万贯家财在手,多几个子女争遗产,那必然会在自己晚年时,变着法子来孝顺自己,自然可以享受天伦之乐。

  3

  对中产阶级而言,反而要将生育孩子的数量,控制在2个以下;相当一部分年轻家庭,还选择终生不育,丁克到老。

  毕竟,家里没有皇位给孩子继承,不需要面临接班人的问题;同时,在大城市养育孩子的成本,实在太高。

  所以,对中产家庭而言,最优的生殖策略就是:2个以下,精心抚养。

  无论国家出台怎么样的鼓励政策,只要没有解决养育孩子的高成本问题,最终的结果一定是:富人阶级会多生、穷人家庭会多生。

  然而,富人阶级再怎么能生,又能生多少呢?

  我们首先要有个基本概念,中国的富人群体,在总人口中占比,是多少呢?

  在今年3月30日,明哥调研了中国最好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招商银行,所公布的年度财务报告。

  坦诚的招商银行,通过大数据统计所有储蓄客户的资产和对应的客户数。详细分析的报告在这里:

  《每年更新的冷峻数据,都在提醒你,贫富差距的沟壑》

  结论就是,我们常说的社会定理是二八分化,还以为是20%的人掌握了80%的财富,没想到的是:

  不足2%的人,掌握了超过80%比例的财富。

  位于塔尖的富人群体,只在总人数中占比0.06%。也就是说,每1667个人之中,才出现1个富豪,然而他一个人占据的财富,就是1667个人所有财富的三成比例。

  今年5月中旬,招商银行,联合了贝恩财富,发布了2021年度的《私人财富报告》,这个报告每两年发布一次。

  根据一手报告,2020年我国的高净值客户总量262万人,占全国14.1亿人口的比值仅仅是为0.18%,但是,拥有的却是高达84万亿的高流动性资产,占全国总流动性资金的比值(也就是财富集中度),约50%。

  难道,我们国家的三胎大计,就全放在这262万家庭身上吗?

  关键是,就算这262万家庭,都再多生1个,也只能一次性产出262万个孩子;

  并且富人家庭的位置,可是很多年都不会发生变动的,他们不可能每年都产生1个新孩子,顶多一次性生1个就结束了。

  那真正赤贫的农村家庭呢?

  如果我国经济没有经历过腾飞,现在的历史时钟,还停留在2000年之前,那么,国家人口的重任,是可以交给广袤的农村贫困家庭。

  但是时光境迁,在2020年,我们国家已经彻底地消灭了绝对贫困,832个国家级贫困县统一摘帽,城镇化进度已经达到了65%附近,接近了发达国家70%左右的城镇化率。

  真正贫困的人口基数,太小了,完全承担不起人口重任。

  4

  所以,无论身在城市之中的中产阶级,如何不愿意生2个以上的孩子,假如我国要扭转快速进入少子化、老龄化的历史进程,中产阶级,是我们最后的依靠。

  要找到良策,我们首先需要回答,少子化、老龄化,对一个社会真正的危害在哪里?

  明哥问你个问题:你知道自己每个月缴纳的社保钱,到哪里去了吗?

  出乎绝大多数人意料的是,这些钱并不是完全被存储起来投资增值了,而是进行转移支付了,支付给别人了。

  社保的转移,体现在2个层面:代际转移、地域转移。

  代际转移,是因为现在领取养老金的退休老年人,年轻的时候根本没有缴纳过社保,他们所领到的退休金,是现在的年轻人,上班、领工资之后,缴纳的钱。

  地域转移,是因为东部沿海发达城市的年轻人多,退休老人占比少,社保账户有结余,于是社保账户资金,转移给了人口净流出的省份、老少边穷地区、东北三省等。

  你搞明白了社保的基本原理,就能明白,为何国家在第七次人口普查之后,这么迅速地推出了鼓励三胎生育政策了。

  如果再不推出鼓励政策,少子化、老龄化,对我们的直接后果是,等到我们年老了,那时能够工作缴纳社保的年轻人就远远不足,我们极有可能面临没有养老金的困境。

  所以,对整个经济体而言,多生孩子,就是为国贡献。

  一个年轻人,他对社会的价值,不仅体现在劳动力供给、智慧供给上,更在于他只要有工作,就一定在给国家创造税收、缴纳社保、养活退休老年人。

  将视角再聚焦到一个个具体的家庭。

  多生孩子的家庭,未来给社会创造的财富,一定大过少生孩子、不生孩子的家庭。

  多生下来的孩子,不仅在为自己的父母缴纳养老金和医疗保险,更是在接济其他少生孩子、不生孩子的父母。

  甚至更残酷地说,不生孩子的家庭,老了以后,就成为了其他所有有孩、多孩家庭的食利者,让别人家小孩养活自己。

  所以,制定激励生育三胎的政策,光靠口号作用不大,制定的激励措施,一定要从经济动机上,驱动已经躺平的年轻夫妇,自愿、自由地生育三胎。

  明哥有一良计,奉献给国家。

  将每个人的退休年龄,和生育过的孩子数量,直接挂钩;

  生育过的孩子数量越多,可以越提前退休;

  不生孩子的人,退休年龄是最晚一档。

  更具体地说:

  1、一次性将退休年龄提高到75岁,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基本上意味着工作到走不动的那一天了;

  2、每生育1个孩子,就抵扣5年的退休期限。

  生育1个孩子的,70岁领退休金;

  生育2个孩子的,65岁领退休金;

  生育3个孩子的,60岁领退休金;

  生育4个孩子的,55岁领退休金;

  生育5个及以上孩子的,50岁领退休金……

  对某对父母而言,年轻时候多生育1个孩子带来的综合成本,在老年时夫妻各5年、共10年的休憩、领退休金的补偿待遇。

  对全社会而言,那些1个不生的夫妻,他们就要比2个孩子的夫妻,多工作10年;只生1个的夫妻,比生育2个孩子的夫妻,多工作5年。

  毕竟,当时领到的退休金,是别人家多出来的孩子,所创造的社会财富。

  之所以如此设计,就是因为,任何国家的社会保险体系,在设计之初,都是秉承了托底吃大锅饭的理念,但是锅里的饭都是来自于未来的年轻人所贡献的。

  如果某些人选择了不生,老年以后,寄希望于别人家的孩子,给自己养老,这套养老体系,迟早会有系统性崩盘的一天。

  对广大的中产阶级家庭而言,有如此丰沃的物质激励,不愁大家不会开始思考,当生孩子带来的人生收益,和承担的成本相平衡时,多生一个也无妨。

  当然,这只是一种很粗糙的设计构想,抛砖引玉之用。

  很多人性化的细节,来不及补充完善。

  但是,无论鼓励生育的政策、文件,如何出炉,作为中产阶级的我们,一定希望,多生孩子带来的人生收益,一定要大过所承担的成本,才是良策。

  你以为如何?

在线下载列表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