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TXT电子书,就来曹操读书

微信
手机版
TXT电子书

6哥的话:热点时政短评(第三期)

作者 :Hbu 2019-08-13 11:33:44 审稿人 : admin

  一,政治炮灰“爱泼斯坦”

  美国亿万富翁杰弗里?爱泼斯坦,8月10被发现在纽约大都会管教中心的牢房里没了知觉,FBI称这是“明显的自杀”。

  美国司法部长巴尔对爱泼斯坦在羁押候审期间的死亡感到“震惊”,称他的死引发了严重的疑问,必须找到答案。

  找到答案?恐怕不可能了。巴尔的表态更多是在为自己主管的司法机构掩饰工作“失误”,减轻责任。

  活的时候美司法部门也没从爱泼斯坦得到多少有价值的东西,也可能是知道不公布,要不是媒体爆料,外界哪会知道那么多内幕消息。现在人已经死了,从死人那里是不可能再得到什么证据了,而活着的人中一直有“人”在使用各种手段掩藏和消灭爱泼斯坦交待的证据,爱泼斯坦的死便是其中最重要的手段之一。所以爱泼斯坦的“自杀”称为”被自杀”更确切。

  此人牵嫌的罪名是性侵拐卖未成年少女,在美国对犯有这种罪的人的判罚结果可轻可重,尤其是对有钱人来说,从事这种犯罪活动一般不会暴露,即便事情败露,基本用钱就可以搞定。

  早在2005年爱泼斯坦被控性虐待一名14岁女孩,FBI对其进行了长达11个月的调查后将其逮捕,罪名是与助手招募未成年女性从事性交易。

  2008年,爱泼斯坦与检方达成认罪协议,爱泼斯坦对受害者做出经济补偿,“服刑”13个月。服刑类别是“羁押与工作假释”,这意味着爱泼斯坦每天只需在狱中呆8小时,其余16小时可以在监狱外度过。也就是爱泼斯坦服刑期间每天只需要到狱中休息8小时(睡觉),其余时间可以用来继续打理公司业务和干……

  爱泼斯坦一案原本就是美国成千上万件性侵案的一件,处理结果跟同类型案件也没什么两样,无非就是用钱里外打理一下,象征性地交一笔罚款,坐几个月的牢,然后该干啥继续干啥。但对爱泼斯坦来说不幸的是他后来成为了美国两党相互攻击对方的弹药,卷入美国的党派政治倾轧的漩涡中,最终搭上了身家性命。

  “刑满释放”的爱泼斯坦原本又可以重操旧业,继续过他以往那“神仙”般的生活,可诡异的是随后站出指控他性侵的人越来越多,重重压力之下FBI没办法,不得不在今年7月6日将从法国返回美国的爱泼斯坦再次逮捕,保释请求遭法官拒绝后爱泼斯坦一直被羁押到其本人“自杀”。

  7月份的审讯期间爱泼斯坦就出现过“自杀”迹象,为防止他再次“自杀”,监狱方面随后对他施行了防自杀监视。监视期间工作人员必须轮班24小时对其进行“持续监视”。直到确定其不再有自杀风险时,才可以将其从自杀监控名单中移除。吊诡的是,爱泼斯坦“自杀”前对他的防自杀监居然被撤消了,狱友不在不说,狱警还不足,具备了自杀条件后爱泼斯坦就“自杀”了。

  亿万富翁爱泼斯坦之所以被抓了后事情先搞定后又反复的原因是,有势力要利用他达到不可告人政治目的,确切地说是他卷入了美国的政斗,最终成了民主共和两党妥协遮羞的政治“牺牲品”。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用“性丑闻”攻击对方,干挠对方的候选人竞选总统或上位后施政和人事安排等,这是美国民主共和两党惯用的伎俩。还记的特朗普提名大法官卡瓦诺被福特指控性侵一事吗?这档事发生在36年前,事件的真实性难以考证,作为一个已有家室,年近古稀的老妇人,福特迟不指控,早不指控,偏偏在卡瓦诺被特朗普提名大法官时,冒着玷污自身清白和毁誉后半生的风险站出来指控卡瓦诺,其动机再明显不过了,这可不是她为自己争取什么合法权利,让美国法律还她一个公道,而是帮着反特朗普势力(主要是民主党)阻止特朗普提名的大法官卡瓦诺顺利进入美国最高法院。爱泼斯坦性侵案跟上边提到的福特指控卡瓦诺性侵自己使用的套路一模一样。

  个人认为,不管是民主党,还是共和党,最初都是想借爱泼斯坦性侵案在政治上整对方,但在操控这个事件的过程中他们发现,随着对爱泼斯坦的调查进一步深入,不只爱泼斯坦一个,越来越多的人卷入了这一针对未成年和成年女性的性侵案中,涉及到许多美国离职和在任的官员、议员、律师、教授等,更“恐怖”的是牵涉到的官员中有美国的前总统克林顿,现总统特朗普,英国的王子安德鲁等这些政坛大佬和他国政要。案件的发展和舆情的持续发酵已超出了预期,变得对己方不利,伤及到自身的利益且有失控的可能,为了阻止因案件继续发酵使更多的黑幕被爆出来,造成更大的损失,“牺牲”爱泼斯坦这个卒子就成了必然,于是爱泼斯坦就“被自杀”了。也就是美国的政治势力玩把戏快要玩脱时直接把道具给毁了,美国的政治就这么肮脏,充满了陷阱、阴谋、算计和血腥味儿。

  二,该怎么理解朝鲜的连续射弹

  近期朝连续进行了数次导弹和火炮试射,对此,韩国方面的反应是只报道朝方实际使用武器情况,不做评论,也不批评攻击朝鲜;日本方面也是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姿态;美国则是拼命找理由为朝鲜辨解和洗地。

  美日韩三方的反常反应被个别网友解读为,这是朝鲜在帮美国向韩日催收防务费,因为美国乐见朝鲜这么做,美国乐见当然就不会发声反对,美国不反对韩日也就不敢发声反对了,所以面对朝鲜的射弹行为,美日韩是一边倒地保持低调,美方还不断地替朝辩护。

  上面提到的这种论调居然就有不少人信了,一些朋友之所以会信,大概是因为:一,这种论调的解读表面上能说的通,似乎就是那么回事儿;二,美日韩没有一家反对朝鲜这么做的,连表面的批评也没有;三,金正恩刚刚又给特朗普写了一封“甜蜜蜜”的信,拿到信的特朗普很开心,只谈信中煽情内容,对朝射弹一事只字不提,还说正在考虑他与金正恩的下一次会晤。大概正是基于以上这些判断,一些网友就得出朝射弹是为了配合美国催收防务费的结论。

  事实上这种解读是有问题的,问题在于:

  首先,朝方在近期第一试射导弹后就明确表示,朝鲜试射导弹针对的是韩国政府中的买办势力,尤其是韩军方的好战分子而非韩国政府和民众,文在寅清楚朝方为什么射弹,射弹的用意和战略目的是什么,不发声刺激朝鲜对文在寅来说是最明智的。就日本来说,大前提是美国不允许其拿朝鲜射弹说事儿,现在又逢日韩因贸易摩擦导致双方关系日渐紧张,这种情况下日本是抱着看韩国笑话,孤立韩国的态度对待朝鲜射弹一事的。

  其次,特朗普政府一直在试图营造半岛无事,大局可控的假象对中(俄)搞战略欺诈,目的就是腾出精力和时间在其它地方和领域折腾中(俄),比如在台港问题上折腾中国,在经贸问题上跟中国死缠烂打,在乌叙问题上折腾俄罗斯,在中东通过直接折腾伊朗间接折腾中俄等等。

  最后,想要看清美国在半岛上的战略阴谋,就必须结合上中俄朝有针对性的战略动态。事实是特朗普政府在半岛上企图玩的这种小伎俩岂能瞒过中俄,对于美国的战略欺骗,中俄朝的回应是,除了中国单方的演习警告外,就是中俄在西太的首次联合战略巡航,与中俄战略相辅相成的就是朝方的连续射弹,这叫战略协同。中俄朝这么做的目的就是要戳穿特朗普政府在半岛上制造的假象,明确告诉特朗普,想轻轻松松从半岛抽出一只手,腾出精力来,门都没有。同时警告美国,在其它地方用力过猛,小心自己的西太框架,中(俄)朝有实力,也有能力砸碎美国(西方)的西太安全框架。

  三,普京再次秀“肌肉”示强

  不管是骑马、游泳、打猎,还是驾驶战斗机,普京的每一次“秀”都是有政治目的的,要么是在向外界展示自己的健康状况,表示我身体很好;要么是在向外界展示俄罗斯强硬的一面,意思是不服尽管放马过来;要么是二者兼而有之。这次在克里米亚的“摩托车秀”也不例外

,普京这么做就是在向以美国为主的反俄势力,包括泽连斯基代表的乌克兰表明,俄罗斯在克里米亚问题上的立场没变,一如既往的强硬,绝无妥协的可能。

  自从俄罗斯收回克里米亚后,美欧(西方)一直利用克里米亚大做文章,挑逗乌克兰跟俄罗斯搞对抗。相较于欧洲的暧昧不明,作为乌克兰问题的始作俑者美国可是始终没有含糊过,一直在威逼利诱乌克兰政府死磕俄罗斯。当左右逢源的波罗申科不能很好表达美国的意志,忠实履行美国交给的任务时美国就通过操控乌克兰的“民主选举”把他换掉了,换上了看似没有什么政治背景和立场,表面亲民,实则亲西方的泽连斯基。

  竞选时就对俄持强硬主场,扬言当选总统后将从俄罗斯手里夺回克里米亚的泽连斯基,果然没有让美国(欧洲)失望,上任2个月零5天就干了一件让西方舒爽,让乌克兰人觉得提神儿,长志气的事儿,7月25日乌克兰突然出手扣了一艘俄罗斯油轮。

  扣押的原因是该油轮曾于去年11月参与了俄在刻赤海峡拦截乌克兰海军舰船事件,还协助边防军扣留乌方舰船和人员。乌方希望从该油轮上找到“乌俄刻赤海峡冲突”的相关证据,并以此与俄罗斯展开相互归舰船的谈判。但乌方的这一要求遭俄方拒绝。

  上任后,泽连斯基一边喊着要和平解决乌东部问题,却给和平解决设置前提条件,即乌东地区的和平基础建立在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以及卢甘斯克人民共和国的消失,还要让俄罗斯归还克里米亚。一边又连连发声,请求美国等北约国家加强对俄罗斯的制裁。把拯救乌克兰的希望仍旧寄托在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国家身上。

  对于泽连斯基的呼吁,作为北约成员的欧盟双核德法的态度是先履行明斯克协议。而北约成员中的另一位,同时也是叙利亚问题解决的俄方主导的小组成员之一的土耳其,近期在克里米亚归属问题上的表态着实令外界大感意外,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在会见到访的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的时候,明确表态土耳其不会承认俄罗斯对克里米亚的主权地

位。埃尔多安的话音刚落,就有人在克里米亚半岛升起了乌克兰国旗。乌克兰新总统泽连斯基说过“一定要在克里米亚升起乌克兰国旗”。这一事件发生后乌克兰媒体进行了大肆炒作。

  作为美俄的共同“盟友”土耳其,其总统埃尔多安做出这样的表态,笔者并不感到奇怪,因为6哥始终认为土耳其是在俄与美(西方)之间投机,无所谓站队于谁。倒是认为土耳其站队俄和站队美(西方)的两拨人又因这事吵起来了,相互批评和指责,唉!

  克里米亚的归属有争议没错,但要解决争议得靠实力。普京的这次“摩托秀”跟他在塞瓦斯托波尔检阅俄罗斯海军,及亲自驾车参加克里米亚刻赤海峡大桥通车仪

式一样,仍是为了宣示俄罗斯对克里木半岛的主权,向乌克兰及幕后势力展示强硬的一面。

  俄罗斯拿出的都是实实在在的确权行动,而乌克兰除了嘴炮,剩下的不是拉人壮胆,就是偷偷摸摸升旗这种小儿科动作,除了心理上的安慰,乌克兰人能得到什么?

  乌克兰走到这一步不是新总统泽连斯基一个人的悲哀,而是所有乌克兰人的悲哀。乌克兰这辆破车已被美欧(西方)操控了,换总统等于是换司机,整体上亲美(西方)反俄的主场没有任何变化,换了谁上来都一样,没什么鸟用。

  乌克兰落的今天这个下场,能怪谁?怪就只能怪乌克兰人自己,以为接受西方民主就能一步升入天堂,没想到接受之后直接堕入地狱。美国(西方)的民主毒丸已经吞下,不死也得残废,乌克兰人想好过,难喽!

在线下载列表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