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TXT电子书,就来曹操读书

微信
手机版
TXT电子书

缓缓君:蔡英文高票连任,对统一有什么影响?

作者 :想念在黑夜 2020-01-16 20:52:27 审稿人 : admin

  01

  1月11日,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结果出炉,蔡英文击败韩国瑜,连任中国台湾地区领导人。

  值得注意的是,蔡英文这次是高票连任——获得了817万票,比韩国瑜多出265万张选票(韩国瑜获得552万票),并一举打破了马英九此前的历史记录(765万票)。

  对于选举结果,有人认为是国民党不争气,搞内斗才输掉了选举。

  也有人认为是外部势力在操控。

  但在我看来,真正的原因还是在于“台独”已成为岛内的主流思想。

  这是有依据的。

  早在2018年11月,蔡英文领导的民进党曾在“九合一”选举(指九项地方公职人员的合并选举,包括“直辖市长”、县市长、乡镇市长、村里长等,这其中22个县市长的选举是最重要的部分)中大幅度输给了国民党。

  当时在22个县市长选举中,国民党从6席变成了15席,民进党从13席锐减到6席(另有1席为无党籍)。

  蔡英文还一度宣布辞去民进党党主席职务,以示对选举结果负责。

  韩国瑜也因为在那场选举中赢得了民进党的大本营——高雄,而一度风光无两。

  这背后是台湾老百姓对经济增长和民生问题不满(当时我还专门写了一篇文章《蔡英文辞职:并非国民党太牛逼,只是民进党不给力》)。

  然而一年多后的今天,蔡英文却在选举中狂胜韩国瑜265万票,因为这个时候政治已经压倒了经济。

  我们来看一下民调数据。

  在2019年上半年的时候,韩国瑜的支持率一度是高于蔡英文的,但在6月底、7月初的时候,两人的支持率逆转。

  而这个时候,正好是“香港风波”的起步阶段。

  在香港风波不断发酵的过程中,蔡英文借题发挥,呼吁台湾年轻人捍卫“主权”,以此来争取年轻人的选票。

  另一项调查来自台湾政治大学。

  这所学校从1992年开始,每年都会对台湾人的身份认同做民意调查,调查会让受访者在“台湾人”“中国人”“都是(即认为自己既是台湾人也是中国人)”“无反应”中做出选择。

  其结果如下图所示(1992-2013)。

  可以看出,“中国人”“都是”“无反应”的比例在持续下降,而那些认为自己仅仅是“台湾人”的比例则在持续上升,顶峰时期是2014年,一度达到了60.6%,其次就是2019年,为56.9%。

  2014年,台湾发生了“太阳花运动”,几十万台湾学生走上街头,反对台湾和大陆签署《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议》(也被称为“反服贸抗争”事件)。

  认为自己只是台湾人的身份认同(说白了就是台独意识)在那一年创下了新高。

  而2019年的调查进行于6月,那个时候香港的反修例运动才起步,如果晚几个月进行调查,只认为自己是“台湾人”的身份认同感很可能会超越2014年。

  自从2009年开始,台独意识(认为自己只是“台湾人”)其实就已经过半了,而一旦发生运动,政治就会压倒经济,台独意识就会进一步上升。

  蔡英文甚至以香港风波作为否认“一国两制”的依据。

  所以她高票连任,我一点都不意外。

  我们说国民党内斗也好,说外部势力干预也好,这些可能是会有影响,但都不是决定性因素。

  决定性因素就是台独思想在台湾有市场。

  我觉得我们应该直面这一惨淡的现实。

  02

  早在去年年底,我和朋友聊起香港局势的时候,我们有一个共识,就是“和平统一”基本无望,关键只在于武统的时机。

  为什么说和平统一基本无望?

  一方面,和台湾人的身份认同有关,这个上面已经说了。

  另一方面,是受到时间的制约。

  2017年8月,“中一智库”(中国大陆的一个研究智库)在郑州举办“第三届港台文化战略交流研讨会”,讨论两岸统一议题。

  会上,复旦大学国际关系博士生李明勋认为,大陆武统最后时间点将会落在2045至2049年,因为1945年中华民国开始统治台湾、1949年流亡(退守)到台澎金马,到2045至2049年就是100年,而根据国际公法,在当地实质统治100年,就自动承认其国家地位(此处有争议,应该是承认对领土的占有)。

  如果没有时间限制,中国大陆在成功崛起并夺回政治话语权之后,确实有可能让台湾人心悦诚服。

  但问题是,我们的时间不够了。

  以美国为例。

  早在1890年,美国就已经是全世界第一的工业强国了,但那个时候美国并没有成为政治大国,在不少欧洲政治家和老百姓的眼里,美国人甚至就是一群乡巴佬。

  后来靠着老罗斯福总统在摩洛哥危机和日俄战争期间的两次调停,让美国在国际政治上的影响力获得了显著提高。

  而之后的两次世界大战,美国彰显出了其无与伦比的硬实力,这才让它获得了全世界的认可。

  如果说国力代表硬实力,话语权代表软实力,那么我们从美国崛起的案例中可以看出,把硬实力兑换成软实力是需要一些契机的,这中间会有一个时间差。

  而中国现在在硬实力方面都还不具备和美国分庭抗礼的能力,就更别说软实力了。

  在未来一段时间,全世界的政治话语权依然是掌握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那一边的,全世界的主流思想依然会认为西方的制度是最好的制度。

  中国只要走的不是西方那条路,就不会被认可。

  没钱了会被人看不起,有钱了会被认为除了钱没什么了不起。

  甚至,中国越强大,他们就越害怕。

  这种局面(政治话语权缺失)在2045年之前不可能得到彻底的改变。

  要想在100年的时间限制内(从1945年算起,也有人认为要从1949年算起)让台湾人心甘情愿认同中国的制度和模式,让他们心甘情愿回归祖国,这个我认为是不可能的,最终还是不得不采用另一种方式实现祖国统一。

  所以这里我想说的第一个结论是:

  不管当选的是韩国瑜还是蔡英文,对祖国统一不会有本质上的影响,真正影响统一进程的决定性因素是中美之间的博弈。

  03

  自上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正常化以来,美国名义上还是遵守中方要求的“一个中国”的政治底线,在台湾问题上采用“模糊策略”:一边在台湾搞小动作(比如卖军火),但另一方面也会避免把台湾称作是“国家”。

  而在去年发布的《印太战略报告》中,美国直接把台湾列入了“国家”名单,这意味着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的态度已经发生了明显的转变。

  原因也不难理解——遏制中国已经成为了美国最优先的战略。

  而台湾作为“棋子”的战略价值也因此获得了进一步的提升。

  在政治上,美国通过列名单的方式给予台湾“准国家”地位。

  在法律上,仅仅是2019年就先后通过了“台湾保证法”和“台北法案”。

  台湾保证法“重新确认了美国对台及对执行台湾关系法的承诺”,提倡对台军售常态化,重启美台贸易协议会谈,并支持台湾参与联合国、世界卫生大会(WHA)、国际民航组织(ICAO)、国际刑警组织(INTERPOL)等国际组织。

  而台北法案则是用来威慑那些想要和台湾断交的国家,大意是哪个国家要是和台湾不好(“采取重大行动伤害台湾”),那么美国就要考虑降低和该国的外交关系,反之则予以奖励。

  在军事上,美国国会已多次提议国防部把军舰停靠到台湾去。

  要知道2017年中国驻美公使李克新曾明确表态:“美国军舰抵达高雄之日,就是我解放军武力统一台湾之时。”

  所以美国无疑是把台湾问题当做是遏制中国的一张牌,不断给中国制造麻烦。

  这就是台湾作为“棋子”对于美国的价值。

  更让我在意的一件事是,台湾的一些产业,对于美国,乃至全世界都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这主要体现在电子和半导体产业方面,尤其是半导体制造方面,台积电真的太厉害了。

  这家企业我已经关注很久了,他们主要是做晶圆代工的(简单来讲就是指半导体芯片的生产)。

  就拿手机SOC芯片来说,无论是(华为)海思的麒麟,苹果的A系列还是高通的骁龙,芯片设计公司只做设计部分,但从设计到产品成型,需要由台积电这样的公司来完成制造环节(晶圆代工)。

  不要小看“

代工”两个字,这背后技术含量是非常高的,评价的标准主要取决于制程工艺(现在最先进的是7NM工艺)。

  哪怕是英特尔这样的半导体巨头,也在10NM制程上已经吃尽了苦头,而台积电已经在大规模制造7NM芯片了。

  现在全世界能做7NM制程工艺的,只有台积电和三星这两家,而且台积电在市场份额上占据绝对优势,无论是海思、高通还是苹果,其7NM的手机芯片都是由台积电代工的。

  而大陆在晶元代工方面,现在最领先的是中芯国际,但他们的技术也仅限于14/12NM阶段,和台积电的技术差了整整两代。

  关键是,这个差距现在还在加大,很可能上升到三代。

  根据《中时电子报》2019年12月曝出的消息,台积电的5nm工艺良品率已超50%,预计苹果的A14芯片、海思麒麟1000以及AMD的Zen 4架构CPU都会成为台积电5nm的首批客户。

  这个研发进度真的太让我感到诧异了。

  这等于说,台积电有能力卡住全球半导体产业链的末端。

  要知道华为在5G产业上表现出弯道超车的可能性时,美国就已经试图在萌芽阶段进行扼杀了,甚至不惜做出跨国抓捕孟晚舟这样的事(很影响声誉)。

  在这种情况下,你很难想象美国不会干涉中国的统一。

  (上文说到的和朋友的聊天记录,在统一方式上我们有着共识,但朋友认为从十年后看回来,现在可能是统一最好的时间,但我更倾向于再等一等)

  04

  那么美国会用什么方式进行阻挠?

  战争的可能性我觉得非常小,这从最近的美伊冲突中就可以看出。

  对于美国来说,发动战争的代价太过高昂,而中国的军事实力更是远胜于伊朗,美国对中国动武的可能性非常小。

  但在经济、科技、外交以及金融领域对中国进行打击,这个可能性是极大的。

  而一旦到了那个地步,全世界都将被迫在中美之间进行二选一的站队,那么到了那个时候,现在同时在中美两边做生意的那些国家中,有多少会站在中国这边,又有多少会美国这边?

  光凭美元是国际结算货币这一条,绝大多数国家都不得不站在美国那一边。

  这种局面显然是我们要竭力避

免的。

  怎么破局?

  还是要回到中美博弈。

  要想在博弈中有一个好的结果,策略是一方面,但根本还是取决于博弈双方的实力对比。

  要想避免可能会出现的经济和金融制裁,那就必须让制裁行为付出足够高昂的代价。

  现阶段一个最可行的方式,我觉得还是要从产业链着手。

  我们需要在全世界的产业链中,占据更多的高端产业,让这些产业离了中国就玩不转,这就相当于具备和美国互掐脖子的能力



  这样美国在想要掐我们脖子的时候,才会有所顾忌,并最终回到谈判桌上进行利益的交换。

  只是,现阶段我们并不具备这样的实力。

  现在再来回顾官方的表态,其实就是两点:

  1.威慑对方不要搞台独,这个是我的底线。

  2.只要你不搞台独,我们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既定方针。

  但我们真正要做的,是为发展壮大自己争取时间,争取有利的外部环境,直到和美国可以一较高下,再去谈判的时候就能扫清障碍。

  最后,蔡英文连任虽然对祖国统一的历史进程不会造成影响,因为这个只取决于中美之间的博弈,但却会对统一后的治理成本产生比较大的影响。

  祖国统一那天,台湾经济越好,那么为了安抚人心,我们要给予的优待政策就越多。

  关键是,即便你优待了他,他也未必认可你的付出,日后发展稍有不顺,还会反过来把责任全推在身上,抱怨你给他的不够。

  香港就是最好前车之鉴。

  反过来,统一的时候台湾经济越差,日后治理起来就越容易,人心也越稳定。

  2018年台湾的人均GDP为2.5万美元,约为大陆的2.5倍。

  从长治久安的角度来讲,让蔡英文先去折腾,晚几年我们再收复台湾,这未尝不是件好事。

  P.s

  如果蔡英文搞“急独”,踩踏大陆的底线,那统一进程依然将大大提前。

  再P.s

  如果美国自身陷入危机,比如经济危机,那也将会成为很好的契机。

在线下载列表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