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小财女
书籍简介

内容简介
谢韵前辈子富三代这辈子富四代。至于现在多有钱反正她一分钱也没摸着,倒是周围觊觎她财产的饿狼不老少。只好化身 “谢守财”玩好驱狼术守好小秘密。不想中途来个忠犬兵哥哥,话少人实在,腿长踢四方。放心,你的人我都护了,麻烦我也接手了。吃美食,打坏人,跟我家兵哥哥玩转七零年代。本文架空。金手指不细,请主动避雷。内容标签随身空间 美食 励志人生 年代文主角谢韵 ┃ 配角顾铮 ┃ 其它美食、甜文
内容在线试读
《七十年代小财女》
作者:范江江
文案:
谢韵前辈子富三代这辈子富四代。
至于现在多有钱反正她一分钱也没摸着,
倒是周围觊觎她财产的饿狼不老少。
只好化身 “谢守财”玩好驱狼术守好小秘密。
不想中途来个忠犬兵哥哥,话少人实在,腿长踢四方。
放心你的人我都护了,麻烦我也接手了。
吃美食,打坏人,跟我家兵哥哥玩转七零年代。
本文架空。金手指不细,请主动避雷。
内容标签:随身空间 美食 励志人生 年代文
主角:谢韵 ┃ 配角:顾铮 ┃ 其它:美食、甜文
第1章 穿越女遇重生女
秋收已过,北方的原野光秃秃一片,只剩下割完的稻茬留待明年被焚烧化成养分继续滋养底下这片土地。
冬天的脚步并没有阻止人们改造大地的热情,红旗大队东边的大堤此刻人声鼎沸,干活的人来来回回、上上下下穿梭在这片堤坝上,哈气连城一片,好一番热闹的劳动景象。
“三丫头,早上没吃饱饭呀,抬个土都使不上劲,跟你分一组,我真是倒了大霉。”马歪嘴子是村里有名的懒货,自己干活不见得出多少力,还来嫌弃跟她搭伙的人劲小。
河床里的土又湿又沉,加上装土的筐的重量,一筐土少说也有个50斤,还要爬上土坡,把土运到坡顶倒在装土的独轮车上,由推车的再把土运走。
马歪嘴子走在前面,故意地抬高胳膊,土筐这么一斜,就滑到走在后面的谢韵那一侧,谢韵就要使上更多的劲,杠杆原理,面前的矮胖农村妇女使得很溜。
谢韵的步子踉跄,勉强跟上,越走越慢,有气无力地回道:“婶子你怎么知道我家快断顿了,我今天早上就喝了一晚稀苞米粥,婶子,我头昏……”不等说完,手一松,瞅准方向,往侧面松软的土堆倒去,闭上眼,装晕。
“队长队长,快来瞅瞅啊,你们老谢家三丫头晕过去了。”马歪嘴子被扯得差点摔了,刚想骂娘,一看三丫头晕倒了,立马乐了,正好趁机歇会,立马大呼小叫起来。
村里其他干活的人都停下来,围着谢韵,少有人面露关切,大部分都幸灾乐祸漠不关心。
“造孽呀,三丫头今年才15吧,瞅着瘦的没剩几两肉,这孤零零一个,日子可不难过咋地。”
“就你好心,就她这种成分,咱们村子能留她,还给口饭吃,已经够好心的了。”
“那也是她应得的,要不是她爷爷接济,咱村10几年前得饿死多少人。还有,他家的祖宅,现在可是那谁一家住呢。”
“小点声,队长过来了。”
谢永鸿推开人群,看着躺在地上的谢韵,瞅一眼后边跟上来的队里的于会计。马歪嘴子干活偷懒耍滑村里谁不知道,分配活队里谁都不爱跟她一起。今天早晨他有事没过来,活是于会计安排的,有没有欺负三丫头或者明着要调理她,估计大家伙心里都有数。
“马歪嘴子是不是你又偷懒,抬土上坡走前面那人最省劲,谁不知道?我看这一上午,你一直在前面,也没跟三丫头换换。”于会计看到队长暼过来的目光,赶紧撇清自己。
看马歪嘴子还要回嘴,谢永鸿一阵厌烦。“行了,别叽歪了,赶紧把她抬到伙房那,都散了,别耽误干活。”
可算把她抬走了,地上冰凉,再躺一会,身子都要僵掉了。这装晕也得付出带价。
抬谢韵的人着急干活,把她扔在工地临时搭的厨房的干草堆上,就急匆匆的走了。厨房里有三个女人在干活,瞅了她一眼,就该干什么还干什么去了。
挖河堤活累人,队里也舍得拿出粮食,给干活的人吃。所谓吃的好,也就是比自己家里多个苞米饼子,炖个大白菜,多放点油。
队长家的二丫头谢春杏,看了眼躺在角落的谢韵,一边洗白菜帮子,一边在心里直犯嘀咕:不对呀,上辈子谢韵那丫头半个月前就死了。据说是半夜饿死在家里,但她妈帮着收拾,回来跟家里说,脖子上的印子都紫黑紫黑,应该是被谁掐死的。可角落里的大活人是谁?难道是因为自己的重生,别人的生命轨迹也跟着改变了?
谢春杏上一世活得平平淡淡,初中毕业,念了两年高中,家里找人帮着在村里小学当老师,后来恢复高考,底子一般,考上个大专。毕业接着在他们县的小学当老师,教了一辈子书,找了个普普通通的男人结婚生子,没想到40岁生日刚过,睡了一觉竟然又回到16岁。
能重活一回,可见上天的眷顾,这一世自己一定要活出个不一样来,现在特殊时期还没有结束,一切都要慢慢来。又看了眼谢韵,这丫头手里到底有没有那些东西呢?
谢韵躺在草堆上,因为棚子里烧着火,不像外面那么冷,干了一早上活,早晨吃得那么多现在全消化没了,躺在那又渴又累又饿。可是现在还不是时候,只能先忍忍。
干活的人,陆陆续续的歇工,回来吃午饭。二号大碗,一人一碗苞米糊糊,并一个大饼子,零星见着几片肥肉的炖大白菜随便吃。
在这个年代算是难得的好饭,大家吃的头都不抬,没有人朝角落的谢韵看一眼,仿佛她不存在一样。
等大家吃完饭,收拾完碗筷。谢春杏端着碗水,手里还拿着一块特意留下的饼子,把谢韵摇醒。
谢春杏也没有那么好心,这年头饭都吃个半饱,没看见有的人特意只吃稀的,把干的省下来,好带回家给家里人。谢春杏只是有个打算,既然这辈子,谢韵还没有死,但在村里活得艰难,没少受排挤和刁难。自己适时地示个好,不像家里大部分人吃相那么难看,把人给拉拢过来,不怕从她嘴里撬不出有用的消息来。
重活一世,名声、金钱、地位每一样都不能少,况且经验在那,还怕摆弄不明白现在的小毛丫头?
谢韵被谢春杏给摇醒,顺势睁开眼。捧着饼子上去就来一大口,噎得差点翻白眼,忘了嗓子的伤才刚好,赶紧喝口水顺顺。
“瞧你,慢点吃,要是不够,我这还偷偷藏了一个,你拿回去,留晚上吃。你呀,干活怎么那么死心眼,马歪嘴子欺负你,你就不能跟于会计告状呀,你越不吭声,他们就只可着你一人欺负。”
谢韵心说,我倒想告状来着,那于会计到处找机会拿捏我,我要不抬土,给我换坡顶上推土我又不会使独轮车更累。
谢父只来得及托人将唯一的女儿送往老家,就被带走隔离审查。省城经营多年也不是没有朋友,有躲得远远的,也有多方周旋的,可是谢父夫妻不堪受辱双双自杀,朋友也只领回夫妻的遗体帮忙送回谢父的老家。
考虑农村当前受运动风潮波及程度比城市小,谢韵留在农村比城市要更安全,就帮忙把谢韵的户口转到乡下,就此谢韵就在红旗大队落了户。
作者有话要说:
捉了几只虫。
第3章 谁是凶手?
那到底谁要害她?
大爷爷一家?当初,原主父亲的朋友把她父母的遗体送回老家,因为有事急召,就只将安葬事宜匆匆拜托大爷爷一家,嘱托原身几句,就急着离开了。
哪知,父亲的朋友前脚刚走,大爷爷一家就露出了真面目,大奶奶说原主一家都是资本家且父母畏罪自杀,是没有资格进祖坟的。而且,村里人未必愿意接收自己这个资本家的崽,如果有人告发,谢韵自己顶不住。要想他们家说服村里的人同意安葬她的父母并保护她在村里平安生活,他们是有条件的。
原主当时只有10岁,父母骤然离世,伤心害怕浑浑噩噩,唯一的愿望是希望父母能早日入土为安。毫不保留地答应了大爷爷一家的条件,把房子让给大爷爷一家住,因为大奶奶说了,她一个人住这么大一房子,就是活脱脱的资本家的剥削罪证,早晚有人来把房子收回去。他家就不同了虽然有资本家亲戚,但是又不是直接亲属,而且家里成分是再好不过贫下中农,把房子让给他家住,上面人查起来,还会觉得她有照顾贫下中农的觉悟。
于是,大爷爷一家堂而皇之地就搬了进来。早前,原主刚回来的时候,因为年纪小,都是谢家大娘跟二大娘过来给她做饭晚上陪她睡觉。原主原先睡在正房第二间,他们搬来之后以资本家后代不能睡正房为由原身被安排在东边厢房一间小屋。
父母入土过后,原主大病了一场,看病的钱自然是自己出。至于到底花了多少钱,当时原主起不来炕,钱都是谢家人结的,病好后,原主带过来的钱已经去了一大部分。
后来大奶奶又提出,原主没带粮回来,一直吃的是他家的粮。他们家里孩子多,能挣工分的人少,粮食也不够吃。原主面皮薄,把谢父给准备的全国粮票跟钱交给大奶奶作为饭钱。
这样,跟大爷爷一家住了一年时间,怀着怕被抛弃的恐惧,她抢着干活,吃饭也吃的最少。
也是因为从她手里再也榨不出什么油水了。她手里的东西有限,因为谢父、谢母怕不安全又想着很快能把她接回去,并没有给她带太多的值钱东西回来,就这样,她剩下的一些衣服,合用的东西也被谢家一家子人慢慢都磨了去。
对待她的态度,也不是最开始时候的面子情,虽然不至于打骂,但是冷嘲热讽,支来使去毫无顾忌。
从原主的记忆里得知那是转过年的开春,大奶奶当着全家的面跟她说,队里的老队长岁数大,退了下来,谢家大伯接老队长的班成了红旗大队的大队长。既然当了队长就不适合跟谢韵一起住,毕竟不想给人留下收留资本家后代的话柄。正好,住在村尾的孤老太太刘婆子死了,队里帮忙办了后事,房子归队里所有,谢大伯跟队里商量,把这房子给谢韵住,房钱他们家就先给垫上,让她尽快搬出去。
于是,刚过完11岁生日的原主,就被直接扫地出门,拎着铺盖卷和几件衣服就出来单过了。她还应该感谢大爷爷一家,没在大冬天的时候赶他走。
谢韵回忆完原主跟大爷爷家一起生活的经历,大爷爷家才是深谙资本积累的精髓吧——榨干最后一滴血。逮着原主这么个小孤女就可劲欺负是吧,都给我等着,我也喜欢挨个扎针放血。
谢韵分析,大爷爷他们之所以那么着急地抢占房子,还是想在房子里找找有没有藏东西的地方。在老宅住的一年,谢家人经常支使原主出去割草,拾柴火。有时候晚上醒来,谢韵经常能听到正房传来翻箱倒柜的声音。原先前院不种菜,也被大奶奶支使三个儿子把铺的青砖撬开种菜。谢韵就是没学过种菜,也知道种菜没必要挖那么深的土。
那把原主赶出去,是嫌弃原主住在家里他们找东西不方便?还是没找到放弃了,其实平时那家人没少跟原主打听些有的没的,要他们放弃是绝对不可能。
至于原主遇害的那个晚上,是不是这家人干的,谢韵觉得可能性不是很大。他们要动手的机会很多,不说原主在老宅住了一年多,就是原主搬出来一个人住也有四年了。这一家一直没有跟原主彻底撕破脸。还是因为他们这房子得来不光彩,村里人都看着呢,把谢韵单独分出来还情有可原,现在农村好多被划为富农、地主的人都被赶出原先的住宅去住牲口棚,城市里的资本家洋房也被收回,但有谢韵长辈的恩情在,村里人现在虽然对谢韵冷处理,要是做的太过,到时候会不会有人出面替谢韵撑腰还不好说,别自己家的队长都当不安稳就得不偿失了。
所以谢韵直觉地否认,谢大爷爷家不可能突然之间来这一出。
至于那个看起来颇有些违和的二堂姐,谢韵心里提醒自己要多多关注,留待以后再做判断。
其实,谢大爷爷家不是最令人头疼的。于会计一家才是真正的小人,于会计这个人能在红旗大队当上颇有实权的会计,心计自不必说,往兜里捞好处的事,那也真是没少干。谢韵就是被他看上的肥肉,他不至于有渠道获得谢韵身藏巨款的消息,但凭借着精明,还是猜到一点点,所以他认为把谢韵娶回家,给他二儿子当媳妇是只赚不赔的买卖。
于是就有了今年年初,于会计的老婆破天荒登了原主家门一事。进门就提出想娶她给她家老二做媳妇。于会计家的二儿子小时发烧烧坏了耳朵,听力受损,说话不清楚。而且,脑袋缺根弦,比弱智强点。原身当时听了,险些没气晕过去。
于会计的老婆跟施舍一样:“我们家不嫌弃你是个绝户,跟二小子订了婚,你可以跟我们一起住,前提是,把原先给你大爷爷家那房子,你得要回来,虽然叫着大爷爷,又不是你爷爷亲哥,这些年也没看他们格外照顾你,凭什么那么好的房子给他们住?我们都是你最亲的婆家了,房子当然得要回来,不能便宜了外人。”
真是拿她当病猫,随便谁都踩上一脚,这么些年独自生活,原主还是长了一些脾气,把于会计的老婆连推带搡赶了出去。不说她现在才15岁,就算是能结亲,起码得请个媒人说和,就这样大拉拉的上门,还一副施舍的嘴脸,真是把人欺负到家了,小姑娘气地哭了一下午。
于会计看老婆气呼呼地回来了,听她说完原委。把老婆骂了一顿,这傻娘们真不会办事,人没哄到手,还得罪上了。倒不要紧,就她一小孤女,用点手段,不信她不乖乖就范。
于是原主今年就惨了,分配的永远是最不好干的活,验收的时候,还被挑刺说不合格,今天扣一分,明天扣一分。就想着原主坚持不下去,主动屈服。谢韵的大伯父有时候看不过眼,也上前说于会计两句。于会计根本不鸟他,谢永鸿当年不知走了谁的门路,当上这个队长,但自己上面也有人,还真不怕他。
谢韵真想呸于会计一脸。看于会计办的恶心事,真是属癞□□的,不咬人,膈应人。原主之所以今年粮食消耗这么快,还跟他有关,每天干不完的活,自留地里的产出自然没精力照应,也没时间上山寻摸东西填补。
那会不会是于会计家的小子被家里人怂恿,半夜跑到原主家里,想对她生米煮成熟饭,原主反抗,害怕之下要置原主于死地?谢韵仔细分析了一下,还是觉得不可能是他,现在是什么时期?如果他们真的得逞,原主鱼死网破,去上面告状,就够他们家喝一壶的。于会计那么精明的人,不可能干这么损人不利己的事。关键还因为,于会计一家都长得人高马大,他家的二儿子更是个傻大个。她刚来的时候,曾经对着镜子观察了脖子上的掐痕好久,从淤青的痕迹看,不像是男人下的手。
排除了于会计一家。红旗大队剩下的主要人物还有个大队书记姓王,王是村里的大姓。当年饥荒的时候,就是书记当年捎信给爷爷求救的。照理作为村里的一把手应该对原主要格外照顾一些,但是,这个人跟大部分人一样选择明哲保身,关于她的事明面上不沾边。在谢韵看来谢父、谢母能最终得以在村里安葬,别看大爷爷一家说是他们出头安排,最终没有书记出面不会这么顺利。县里的红卫兵来村里找事,有两次差点找上原主,也是他出面制止的,就冲这几件事,谢韵对王书记就没别的苛求,谢韵觉的书记的嫌疑也可以排除。
别的村民,原主平时上工只顾着干活,住处离得又远,性格内向腼腆,除了个别几个人,跟大部分人都交流不多。他们中有没有可疑之人,现在说不准。
谢韵想起来,村里还有些知青,因为这次没有一起出工,所以一时没有想起来。这帮知青20来个人,有几个工人家庭出身的人,自恃身份,平时对她颇为不屑,顾忌队里的书记跟队长,才没有主动上来挑事,要不原主早被揪上台,给他们发挥革命热情去了。
村里最后一部分人是住在当年放牲口饲料的矮草棚里,被送下来隔离审查的人。草棚离谢韵家很近,附近就他们这两处有人住。
藏在幕后的人到底是谁?行凶的人是主谋还是帮凶?是临时起意还是有预谋的?谢韵想的头都要炸了,为什么偏偏那晚上的记忆丢失的无影无踪?老天爷这是在增加她的闯关难度吗?
想不出所以然,谢韵索性放下,是狐狸总有露出尾巴的一天。自己初来乍到,虽然有原主的记忆,可不可靠还两说,先就近摸清村子里的情况再说。
第4章 热心的林伟光
谢韵出了空间,想起家里的柴不多了,去杂物棚拿出筐、麻绳和镰刀,出了院子。
红旗大队背山面水,后世如果开发好了,绝对是搞旅游的好地方。山是白山的余脉,不高,但绵延好几百里,平时也没人往深里走,大家都在周边几个山头活动。山里的物产还算丰富,原主的吃食就有一部分来自山里的产出。谢韵最高兴的是山里有几处还有地热,野浴她还不敢,有机会找个大点的容器,装一些放空间里,自己就能泡温泉了,呵呵。
顺着谢韵家西面的一条小路,就能上到最近的山上。冬天了,山上榉木的叶子早掉光了,谢韵把镰刀绑到树枝上,用刀锋去扯高处的枯枝,没掌握好力度,费了老大的劲才弄下来一根树杈。
累得满头大汗,真是高估了自己这个身体的战斗力,谢韵叹了口气,认命的在树底捡起细树枝来。
“用不用我帮忙?”一个男人带笑的声音在身后响起,吓了谢韵一跳,刚才还想往空间扔点呢,不知道这个人观察自己多久了?看来以后用空间可得看仔细了。
谢韵抬起头,一个20出头的男青年,穿了一身洗的发白的蓝色中山装,三七分短发,瘦长脸,眼睛的瞳孔颜色很深,看人显得很专注。此刻,这双眼睛的主人带着一点温和的笑意正低头看着自己。
谢韵或者说原主认识这个男人,而且对他还颇有好感。这个男人叫林伟光,是村里的知青,来自省城。为数不多的主动对原主表达出善意的人,有几次碰到几个知青中的积极分子找原主麻烦,还是他看到帮着解围。
原主是单纯又孤独的小姑娘,有人关心感到很窝心,于是在地头或山上碰到,忍着害羞也能说上两句话,一来二去就熟悉起来,林伟光会主动聊到省城的一些事,都是原主渴望知道的,对他有种他乡遇故知的感觉。
原主有好感,不代表谢韵有好感,先观察观察,正好有免费劳动力,不用白不用。“太好了,林大哥,怎么这么巧今天砍柴就碰到你了,我运气真是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