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TXT电子书,就来曹操读书

微信
手机版
TXT电子书

孙玉良:美副国务卿欲访华被拒?正告美国,必须适应与强大的中国相处

作者 :想念在黑夜 2021-07-17 13:50:16 审稿人 : admin

  据美国国务院官网公布美国常务副国务卿谢尔曼访问亚洲行程消息,谢尔曼将于7月18日至25日访问日本、韩国和蒙古国,并不包括此前媒体透露的中国。香港《南华早报》7月14日曾援引一位消息人士的话称谢尔曼将于下周访华,至此证实只是传言。据中国外交部网站消息,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在回答日本经济新闻记者关于中方拒绝谢尔曼访华要求情况时说:中方在中美关系问题上的立场是一贯的、明确的,关于你提到的具体问题,我没有可以提供的消息。

  一向快言快语的赵立坚并没有直接回答日本经济新闻记者心中的疑问,而是用“外交语言”回复了他。中国的外交语言是一门艺术,得凭你咬文嚼字去品,去想,然后得出自己的结论。其实中国拒绝美国副国务卿的访问,是多种综合原因造成的,并不能就事论事简简单单得出结论。偶然中一定有必然的因素,中国拒见谢尔曼,是中美关系持续“恶化”走出来的结果。

  首先,这是对美国持续“恶化”美中关系的回应。近一段时期以来,美国表现出对中国很不友好的态度。美国的军用飞机二次“驾临”台湾,给“台独”涨了不少威风;谢尔曼今年5月底6月初访问印度尼西亚、柬埔寨、泰国

时,炒作不少涉华议题,多次宣称中国在“东海、南海、台海、经济领域和人权问题上都在和美国进行对抗”;美国已透风说要对大陆在港官员进行制裁,并对在港美企作出运营风险警告等等,美国总统拜登上台之后,确立了团结“盟友”遏制中国、打压中国、孤立中国、制裁中国的对华政策,将中国视为最严峻的“竞争对手”持续对

抗,在此前的G7峰会、北约峰会上说了不少中国的坏话,在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会晤时也不忘挑拨俄中关系。拜登的表现,比前总统特朗普更凶狠,截止目前双方均无驻对方的大使互通往来,在这样的国际背景下,中国与美国副国务卿级别的高层会谈还不到时候。

  其次,中方拒绝美国副国务卿,其实也是中美文化的一次碰撞。美国一直想以“世界领袖”的身份主导美中关系走向,按他们的逻辑,美国与中国既是最严峻的“竞争对手”,又是某些领域的合作伙伴,有对抗也有合作。至于哪方面对抗,哪方面合作,要由美国挑挑拣拣。比如在气候变化方面美国就需要与中国合作,这也是世界舆论的普遍看法。基于这一点,美国总统气候问题特使约翰·克里曾于4月14日至17日访华,与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进行了上海会谈。但在大部分“议题”上,美国是要与中国对抗竞争的。在对抗的基础上怎么谈?按美方的逻辑,就是美方居高临下地指手划脚,要求中国这么做,要求中国那么做,不允许中国这么做,不允许中国那么做。美国是信奉“丛林法则”的国家,站在实力的角度下谈问题,他们是从来不相信大国与小国之间能平等交往的,也不屑于这样做。美国是想“改变”中国,要中国按他们的想法思考与行动。但中国的文化,是无法容忍美国这个态度的。中国用“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指导外交实践,将美国的态度视为霸权行为,即便是暂时容忍也是因为韬光养晦卧薪尝胆,现在的中国早已不是任人欺凌的旧中国,不是任八国联军肆意污辱的“东亚病夫”,“中国不吃这一套”已成为时代最强音。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篪已向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在阿拉斯加州最大城市安克雷奇会晤时直接了当地表明了中国的态度,中国要“平视”美国,而不是仰视接受美国的指导。这次中国拒见谢尔曼,其实就是再次向美国表明中国态度,敦请美国要学会适应崛起后的中国文化。

  第三,中方拒见谢尔曼,传言中的会晤双方身份不对等原因只是表象。有一种传言,说什么谢尔曼不能访华的原因是美方认为谢尔曼应该和中方外交部常务副部长乐玉成会面,而不是和副部长谢锋会面,这样显得不对等。其实这是美国为不能访华自找的一个体面“台阶”,会晤身份对等自然符合外交礼节,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双边关系良好的情况下,所有的问题都不是问题。美国常务副国务卿佐利克访华时,中国的温总理亲自会晤;中国的戴秉国副部长访美时,美国的国务卿鲍威尔与副总统切尼也曾亲自会见。谢尔曼不能访华的原因主要在于没有共同的合作话题可以探讨。此次谢尔曼访问亚洲时,“重申美国致力于与盟国和伙伴合作,促进印太地区的和平、安全与繁荣,并维护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这个目标“话中有话”,暗指团结“盟友”对付中国。美国基于什么样的“规则”维护国际秩序?中国信奉的是联合国规则,而美国信奉的是美国自己制定的单边规则。所谓“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中国与美国“话不投机”,见面要聊什么?难道要听谢尔曼像祥林嫂一样唠叨指责中国吗?

  中国并不是不想与美国谈,中国需要的是公平且互相尊重的谈话氛围。两国要营造出这样的氛围,才有可能高层对话。至少双方要互派驻对方大

使赴任吧,美国一直未派驻华大使赴任,而中国驻美大使崔天凯卸任后也无人接替他原来的工作。再比如美国要释放与中国合作的意向吧,如果不合作见面谈什么?难道中国欢迎美国找上门吵架吗?目前的美国像一条蟒蛇,勒紧了中国发展的脖子,在经济领域、科技领域、军事领域乃至文化教育交流领域充满了对中国的打压与遏制,中国岂肯接受美国“城下之盟”式的指责式外交?中国也需要大国尊严,在新中国刚建立“一穷二白”时都不怕美国的威胁,别说是现在已成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现在的中美外交,已不是中国“适应”美国霸权的问题,而是美国如何“适应”中国崛起的“平视外交”问题。中国对美国的谈话大门永远敞开,要的只是美国的一个态度而已。

在线下载列表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